临近年关,在中美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后,国内玉米现货市场表现相对抗跌,多地粮价窄幅波动。究其原因,主要与北方雨雪天气、公路运输查超以及春节前南方企业备货高峰等因素有关。
玉米价格表现相对抗跌
虽然中美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利空我国玉米市场价格趋势,但是短期现货供应受供需偏紧影响,国内玉米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局部小幅波动。东北大部分深加工企业日收购量为3000~6000吨,最高1万吨左右。黑龙江深加工企业挂牌价1600~1660元/吨,吉林挂牌价1650~1700元/吨,个别企业下跌10元/吨。华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挂牌价1870~2000元/吨,止跌企稳。北方锦州港集港价1805~1815元/吨,理论平舱价1855~1865元/吨,周环比下降5元/吨;广东港口散船玉米周环比下跌30元/吨,至1950元/吨。
东北农户惜售心理改善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截至12月10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2537万吨,同比减少566万吨。分区域来看,备受关注的“地趴粮”比重最高的黑龙江克服不利天气影响,卖粮最为积极,尤其是东部地区。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周边玉米销售进度已超过去年同期。
当然,我国东北农户惜售心理改善后,一些“客观条件”(包括雨雪天气,严查超载导致公路运费上升)成为阻碍春节前东北玉米大量外运的因素。
深加工行业初感“寒意”
除了贸易粮呈现下滑趋势以外,连盘玉米淀粉期价创下一年半新低,12月19日,淀粉期货2001合约跌1.28%,报2168元/吨,创2018年6月11日以来新低;淀粉期货主力合约2005跌0.75%,报2236元/吨,是2019年2月27日以来新低。国内玉米深加工行业初步感受到市场对于未来淀粉行情的“悲观预期”。
据了解,目前国内玉米酒精价格局部上升,淀粉价格部分小跌,玉米蛋白粉、纤维、DDGS基本持稳,胚芽粕价格小幅下调,总体看深加工企业生产收益略有缩窄。以深加工产品报价估算,近一周吉林企业每生产1吨玉米淀粉理论盈利180元,山东企业每生产1吨玉米淀粉理论亏损35元,黑龙江西部每生产1吨玉米酒精理论盈利144元。
综合分析,由于中美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的时间节点的“特殊性”,当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并未因此“利空”出现大幅下滑,南方销区市场更是在春节备货期以及严查超载、运力紧张等综合影响下表现抗跌。不过,今冬明春优质玉米建仓的时机依旧存在,密切跟踪国内外玉米价差变化。
11-08
11-07
11-06
11-05
11-04
11-01
01-10
09-13
06-29
03-18
03-05
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