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政府对补偿的误解很快被澄清,但浙江吸引人才的力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事实上,这些政策并不是浙江吸引人才的新产物。早在2015年,浙江就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一本厚厚的人才经典。
潘航是中国一所大学的应届毕业生,2021年被杭州滨江区一家科技公司聘用。他在网上完成了五险一金登记和医保补贴申请,所有流程都通过了一点手机。
在杭州,实施各种人才政策非常方便。杭州作为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领先城市,利用数字技术重塑了人才生态服务体系,为无形数字空间的人才成长和创新企业提供了软环境。
杭州首创的人才代码向内压缩政府审批权限,明确处理流程、所需材料和时限,使数据跑腿,实现政策一键兑现。
数字技术的应用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已经渗透到全周期的服务流程中。据了解,人才代码协调了市直属单位、76家企事业单位、163个众创平台、49家金融机构、集成政策兑现、生活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等8类142项专项服务。用户只需点击手机即可实现服务代码、政策代码兑现、生活代码享受、代码。
短短几年,杭州人才流入就跻身中国第一方阵,其人才引进效率和规模惊人。数据显示,2021年,杭州新引进48.3万35岁以下大学生,连续11年入选外国人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深化,浙江省全力推进省、市、县三级联系,建设全省统一的服务枢纽、流量入口、数据中心和赛马平台,重塑人才与各种创业创新要素的联系,畅通人才要素循环。浙江人才管家的应用打破了服务障碍。目前,人才代码已实现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代码超过380万。
随着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改革的加速发展,浙江正在建设人才强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
浙江努力解决布局创新源头和创新平台。2018年2月,新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西湖大学校长石一公说:西湖大学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一所新大学。,这也是为了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增量改革做出贡献,成为浙江省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平台。西湖大学自成立以来,已引进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170多名高层次人才。
与此同时,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共同建设的智江实验室成功进入了国家实验室体系。智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说:我们只是想建立一批世界级的基础学科集团,聚集一批世界顶尖的研发团队,支持和引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
截至目前,智江实验室人才总规模已超过2500人,其中全职人员1500余人,高层次人才500余人,涌现出一批具有干部激情和创新能力的优秀青年人才。
为加快形成人才强省的战略支点,浙江还集中优质资源,支持杭州城西科技创新走廊等高能平台建设,建设高峰、强塔尖,创新有利于人才聚集裂变的组织形式,提高人才吸引力。目前,已聚集了50多万人才。
走进浙江诸暨袜业大脑运营中心,一个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引人注目。只需点击屏幕,即可快速准确地匹配能够根据企业需要提供技术服务的工程师。
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使浙江实现产业人才共享、协同创新。区域发展不平衡。如何让省内后发区享受先发区人才红利,实现区域人才共享、协同创新、共同发展?浙江推出了人才飞地。目前,舟山已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投入使用6个人才飞地。孵化在飞地,产业化在本地,研发在飞地,生产在本地,前台在飞地,后台在本地。截至目前,已有60家人才飞地企业落户,280人落户。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科技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十四五规划中,中国把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科技创新提出了进一步要求——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实。
据统计,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北京、安徽、湖北等27个省市将科技创新作为2022年政府工作的重点方向,大部分科技创新排名前三。
R&D资金投入强度是指R&D资金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体现了当地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和支持。全社会R&D资金投入强度涵盖了政府、高校、企业等主体的R&D资金投入,更直接的是各省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明确将R&D投资作为政府的年度考核指标,意味着各地已经下了更大的决心,用真金白银真正支持科技创新。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顶尖人才更加稀缺和不可替代。因此,为了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各地高端人才招聘计划层出不穷。
例如,作为人才聚集的优势地区,北京提出全面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快一批战略科学家和敢于突破无人区的领导者的聚集。
河北省建议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央企业研究机构的全面合作,大力引进一批院士和高端研究团队,聚集一批行业先进、先进人才,培养一批青年科技人才。
重庆建议大力培养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国防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优秀工程师,加快全国重要人才高地建设。
在人才竞争过程中,科技体制机制、评价体系、激励政策等改革也成为地方政府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从许多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这些激励创新的新模式正成为各地探索的前沿。
10-31
10-30
10-29
10-28
10-25
10-24
06-07
08-11
11-08
11-19
08-05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