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科技创新已成为拉动GDP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外界的助力,这样的力量既来自于资本提供的“弹药”,也有各级政策的推波助澜。
4月26日,一场围绕提升产业功能区创新基础能力的“创新引擎·智启天府”——2021成都新经济“双千”经济专题活动在成都举行。活动前夕,作为主讲嘉宾的英诺天使基金(以下简称英诺)创始人林森围绕硬科技投资、地方政府如何理性招商引资、科学建立产业园等热点话题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
在这位长期深耕硬科技领域的投资人看来,并非所有城市都有发展高新产业的基因,地方政府应视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同时,硬科技企业的核心资产是人才,因此地方也需积极构建适宜创业和工作的环境氛围以及政策福利,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最终形成“核心资产”的良性循环与滚雪球效应。
此外,他强调,政策的延续对产业的持续引入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标的关键在技术和应用
如今,创投圈“全员布局”硬科技——赛道不缺资本而缺优质标的,已成行业共识。林森认为,值得投资人“出手”的投资标的至少应具备两大特征——过硬的技术和广阔的应用领域。
“过硬的技术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也是其市场竞争的基础,接下来我们要看的是有无巨大的应用前景与市场,以及能否解决用户的痛点需求;假如你有过硬的技术,但能产业化落地的地方少、产生经济效益有限,那这个技术至少现在来看用处是不大的。”林森解释。
他以英诺早期项目推想科技举例称,这是一家典型符合上述条件的创新型企业。具体而言,该公司是一家人工智能医疗影像应用企业,拥有自主研发的InferRead系列医疗影像诊断系统,业务涉及医疗AI平台管理、AI大数据挖掘科研以及AI临床应用等领域。
与此同时,其所关联领域属于AI辅助医疗的刚需范畴,涉及医院多个科室部门。2020年以来,推想研发的人工智能肺部CT影像分析筛查系统就在抗击疫情中帮助多家医院快速筛查疑似病例,该系统被应用于全国多个重点抗疫医院,以及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受疫情冲击严重的国家。
“这就是人工智能应用、计算机视觉和大数据等技术提升诊断效率的典型案例,同时它也有着广阔前景。”林森说。
注重引人留人
资本对硬科技的“把关”是一方面。
事实上,近年来地方政府也在助力硬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过,在林森看来,并非所有城市都具备培育硬科技企业的土壤,或者说适合发展高新产业。
他指出,同产业园区、创投资本以及财政补贴等条件相比,“引入和留住人”才是城市能否培育出优秀企业的关键,“单纯为了钱而来这个城市的,它一定不会是个好企业”。
“硬科技的核心资产是人才,高新产业也是人才密集型行业,自然要落地在能持续向其“输血”人才的地方。”林森分析称,这样的城市至少需有高校群支持和原生产业对生态的巩固。
他以合肥和成都两大城市举例——二者皆是全国重点高校“扎堆”的地方,具备较好的人才培育、集聚条件;再者,合肥已有的半导体、新能源、集成电路等产业也为高校人才留存和流通提供了基础环境。成都自2000年以来诸多外企落地,过去10余年里更吸引了盛大、腾讯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入驻,带动了其软件产业整体蓬勃发展,并形成较好的产业、人才聚集效应,“所以我们看到过去十几年里成都由一个消费型城市逐渐演变为‘消费+新兴产业’双驱动的新一线城市,成都也应该延续已有的产业优势、继续引入互联网或者产业互联网,打造人才和产业聚集的双高地”。
除了要审视实际情况、理性引入产业外,林森还建议,在建立高新园区时,政府要有的放矢地主题化打造,如此即可有针对性地引入同类型或者互补型企业,并且营造良好的人才互动氛围,培育出利于科创公司落地生根的土壤,“这需要城市持之以恒地运营,引入一个产业、营造‘留住人’的氛围、慢慢形成正向的循环和积累”。
他还强调,政策的延续性,对于后续招商引资和初创公司发展壮大同样至关重要。
11-08
11-07
11-06
11-05
11-04
11-01
11-17
10-13
07-12
05-16
12-07
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