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如何?

发布:2022-02-14
浏览179次

最近,地方两会相继结束。记者发现,许多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专家表示,养老金连续18次上涨几乎没有悬念。此外,为了缓解养老金收支压力,加快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迫切需要尽快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

据记者了解,2022年,许多省份计划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适度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如河北省明确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河南省表示,将适度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加强民生底线;吉林省和陕西省也明确提出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同时,1月21日,财政部党委书记、部长刘坤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适当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启动实施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总体规划,明确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建立地方财政长期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机制,合理调整资金短缺,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业内专家认为,2022年养老金增长窗口已经开放。事实上,截至2021年,中国退休人员养老金已连续17年增长。从2018年到2020年,连续三年增长5%,2021年增长4.5%。

根据上海证券基金评估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截至2021年,基本养老金已连续17年上涨。然而,根据2020年8115元/月的平均工资,支付工资为8115元。从22岁大学毕业到60岁退休,养老金收入为3084元/月,替代率为38%。这仍略低于国际劳动组织建议的最低养老金替代率标准(55%)。

建议大力发展包容性养老服务,逐步推迟法定退休年龄,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发展。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农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告诉记者,中国目前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大规模发展可能有限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实施和快速推进第三支柱相关制度。

各级政府和监管机构在十四五规划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愿景和措施后,迅速做出反应,完善相关内容。2021年12月1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会议强调,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完善制度设计,合理划分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养老责任,为个人养老金的积累提供制度保障。该文件在促进和完善中国三大支柱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标志着个人养老金新时代的开放。

中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如何?据了解,2018年,中国试点了养老目标基金和个人所得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2021年9月,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推出了养老金金融产品。目前,个人养老产品种类相对单一,市场选择空间小,市场空间仍较大。截至目前,养老目标基金的净资产价值约为1000亿元。个人所得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累计保费收入仅超过2亿元,被保险人数超过4.5万人,需要进一步加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