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众创业不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推进

发布:2022-12-14
浏览269次

2014年随着“双创”战略的实施,中国进入了创新驱动发展、创业驱动就业的新阶段。各行各业出现新产业(300832、股票诊断)、新模式、新商业形式,有效激发整体社会活力,其中创业就业效应和稳定社会就业尤为重要,利用创业动力刺激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前沿布局,促进实体经济优质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农村振兴。年轻人是“双创”战略的主力军是科技、经济、文化领域创新创业的最大动力。为做好青年创新工作,需要深入挖掘青年创新的困难和需求,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创造优质创业环境,提高青年创新项目的生存、发展和竞争力,促进整体社会经济转型,以创新为发展引擎。

2018年以来,大众创业不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层次推进。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全面部署了农村振兴战略。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要求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2022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支持自主创业,落实大众创业、创新相关政策,收集优质创新创业培训资源,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减税等政策。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振兴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新领域、新轨道,不断塑造新驱动力和新优势,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创业“双创”升级版,进一步促进青年创业发展,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与泽平宏观共同开展青年创业专题研究。2022年8月,研究小组对广州、青岛、重庆、郑州、沈阳进行了实地研究。从创业环境、创业精神、创业成果三个方面构建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体系,分析中国整体和主要城市青年创业情况,形成《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2022)》。

2022年,中国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市场。在这一重要进程中,青年创新创业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活力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2022年1月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01万人,实现年度目标91%。第三季度,全国城市调查失业率为5.6%,比第二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25-59岁就业主体失业率为4.4%,低于第二季度平均水平的5.0%。然而,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把保障就业、鼓励创业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创”环境不断优化,创业活力不断增强,创业带动就业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

一、创业发展现状

根据全球创业研究机构StartupBlink根据《2022年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指数报告》,中国在全球100个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10位,超过日本(第20位)和韩国(第21位)。在城市榜单中,北京和上海继续排名前十,领先亚洲。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根据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第11位,较2021年上升1位。通过对上述国际机构的研究,发现中国近年来整体创业生态良好。

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2017年发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计划》(2016-2025年),青年年龄为14-35岁。考虑到目前缺乏专门统计青年创业的宏观数据,但青年本身是创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分析了中国青年创业的基本情况。

(1)创业数量:新市场主体超900万

2021年,新设市场实体数量快速增长,新设企业900多万,同比增长4%。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2013-2021年全国新设市场实体增长155.2%,其中新设企业数量增长261.6%,2012年我国市场实体数量从5500万增加到1.54亿,活动稳定在70%左右。个体工商户作为群众直接开展经营活动的特殊市场实体,已发展到1亿多户,市场实体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实体活力进一步释放。

从每万人的新市场实体数量来看,福建、江苏、江西、海南等省创业活动较高,甘肃省创业活动较低。根据各省新设市场主体数量和人口,计算每万人新设市场主体数量,表示创业活动。福建省创业活动最高,每万人新设市场主体499人,比去年最高的江苏省多95人。原因是近年来出台了多项保护市场主体的相关政策,有效帮助市场主体激发活力。2021年连续三年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上一年新增减税降费263亿元;继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大大提高了市场实体的便利性。甘肃省排名相对较低,每万人的新市场实体不到江苏省的一半,主要是因为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2021年,甘肃省GDP在31个省级行政区排名第27位,人均GDP因此,创业活动较低。

(2)创业质量: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新增科技创新板上市企业160余家

独角兽企业的出现是科技进步和创新全球化的产物,往往推动行业快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驱动力(300152、股票诊断),代表行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因此,独角兽企业的情况可以代表创业的质量。独角兽企业的国际定义是一家成立时间短(不超过10年)、发展迅速(估值超过10亿$)的新生态公司,是初创企业的基准,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活力的指标。

2021年,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168家,仅次于美国。CBInsights据统计,截至2021年9月底,全球独角兽企业832家,中国独角兽企业168家,占20.2%,仅次于美国417家,中美共同贡献全球独角兽企业近70%,维持过去“两超多强”模式。独角兽企业利用独角兽企业。“新科技”和“新业态”快速迭代发展代表了中国新经济的发展水平。近年来,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和估值居世界第二,表明中国新经济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了国际资本的高度认可,有望成为引领中国经济整体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

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国独角兽企业主要从事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汽车和交通,分别占19.2%、10.9%和9.6%。截至2021年9月,亚洲43家电子商务独角兽企业中,有30家来自中国。中国电子商务独角兽企业代表星云集团于2021年第二季度以6亿美元的融资额跻身全球电子商务融资规模TOP5.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企业的代表是地平线和思维技术。此外,汽车和交通是近年来中国独角兽企业快速发展的另一个行业,包括:新能源汽车代表企业威马汽车、自动驾驶代表企业纵向技术、充电服务设备设施代表企业特殊电话等。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独角兽企业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20个城市,其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国83%,估值占88%。具体来说,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其中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移动通信、教育科技产业分别占全国的40%、52.9%、64.3%和66.7%。上海独角兽企业39家,主要在汽车和交通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占全国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