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研究员 匡继雄 陈静 杨霞/文 本版制图:周靖宇
编者按:后疫情时代,中国内地经济格局重新洗牌,新生金融力量暗流涌动。在《2020中国内地省市金融竞争力排行榜》中,杭州、苏州、成都分别摘得省会城市、新锐城市、西部城市金融竞争力评选桂冠。为何是这三座城市?本文通过解析这三座典型城市,透视中国城市金融竞争力新格局。
杭州:省会城市
金融竞争力拔头筹
相对于京沪深稳坐金融竞争力城市前三,第四名宝座的争夺战异常激烈。《2020省会城市金融竞争力排行榜》显示,杭州一举超过广州,拔得头筹,新晋中国城市金融竞争力四强选手。
省会城市形成3个梯队
金融资源集中趋势明显
采用统计软件对经济竞争力等4个子项的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可将27个省会城市分成3个梯队:第一梯队为杭州、广州,第二梯队为南京、成都、济南、长沙、武汉5城,第三梯队为西安、福州、合肥、郑州等20城。
从总分来看,第一梯队的杭州和广州分数遥遥领先,领跑优势明显。第三梯队城市间金融竞争力得分平均差距最小,竞争最为激烈。在资本市场规模、金融机构实力、资本活跃度3个细分维度上,头尾部城市间的差距巨大,显示出省会城市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杭州、广州等头部城市。
杭州资本市场表现
全面超越广州
榜单显示,杭州金融竞争力得分险胜广州,仅高出0.95分。
从城市定位来看,杭州定位为全国一流新金融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广州立足广东、辐射华南、面向东南亚,打造区域金融中心,二者在金融实力上各具优势,而杭州在资本市场规模和资本市场活跃度上优势更为明显。
在资本市场规模方面,杭州上市公司数量及总市值、新增上市公司市值均高于广州。截至11月30日,杭州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为201家,多出广州12家,总市值8.58万亿元,为广州的2.64倍,2020年新增上市公司市值为广州的2.18倍,彰显其民营经济发达带来的充足活力。
在资本市场活跃度方面,广州辖区证券营业部股债基交易金额、创业投资额及投资案例均低于杭州。杭州2019年股债基交易额达7.1万亿元,高出广州两成;2020年创业投资金额为广州的2.1倍;2020年创业投资案例数比广州多出46%。
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科技。杭州作为新一线城市,在金融科技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方面发展势头迅猛。在浙大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发布的《2019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报告》中,北京蝉联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榜首,杭州、深圳并列全球第六,国内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第三位。
杭州2019年5月发布了《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专项规划》,致力于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金融科技“四地两区”,力争到2022年底,打造10家以上国际知名的金融科技领军企业,实现杭州市在全球金融科技企业市值总额城市排名中进入前三;杭州金融科技产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占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20%以上。
未来谁将更胜一筹?
与广州相比,杭州在经济竞争力和金融机构实力上仍存差距。
在经济竞争力上,广州2019年GDP为2.36万亿元,仅次于北上深,高出杭州逾五成;金融业增加值2079.46亿元,高出杭州14%,为其第四大支柱产业。不过广州金融业增加值2019年增速为8.2%,低于杭州的9.1%。
广州在金融机构实力得分上也明显高于杭州。广州2018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为1153.1亿元,高出杭州逾七成;在广州注册的券商有中信证券(华南)、广发证券等4家,合计注册资本达220.6亿元,在浙江注册的券商有浙商证券、财通证券等5家,合计注册资本为85.2亿元。
广州今年9月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提升本外币兑换和跨境流通使用便利度;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落地,配合有关部委做好交易所落地及交易品种研究储备;加快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等。
杭州与广州各具优势,杭州作为新一线城市,在金融业增加值增速、民营经济和金融科技等方面优势明显;广州作为一线城市,拥有经济体量上的优势,目前两个城市的金融竞争力水平得分差距很小,且都对金融业给与了较大的政策支持,未来必定还有一番较量。
苏州:新锐城市
金融竞争力领头羊
除传统金融中心城市外,一批新锐城市的金融竞争力也值得关注。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定义的新锐城市,即除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之外的,产业和金融实力在区域经济中占据较重要地位的二三线城市。新锐城市的崛起巩固了区域城市群的竞争力,对带动区域金融协同进步功不可没。
江浙两省霸榜新锐30强
《2020新锐城市金融竞争力30强》榜单显示,新锐城市金融竞争力分层现象明显。从经济实力与金融地位来看,新锐城市30强GDP占全部新锐城市近五成、上市公司总市值占比达八成、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规模占比超五成、营业部交易额占比达六成,金融竞争力优势凸显。新锐30强中,排名首位的苏州与排名最后的唐山综合得分相差15分,头部效应显著。
分区域来看,新锐城市30强有13个城市来自于江苏与浙江,江浙两省上榜城市占比超四成;广东与山东各有4个城市上榜,四省份数量占比达七成。
新锐30强城市中,来自江浙两省的苏州、无锡、温州等多个城市明确提出了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设想。建设“对接上海、服务苏州、延伸辐射”的苏州区域金融中心是苏州金融业的目标;无锡明确表示,要紧紧围绕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把无锡市建设成为金融强市和区域性金融中心;温州也提出了致力于打造服务民营经济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苏州凭啥成领头羊?
新锐城市金融竞争力30强榜单中,苏州在本次评选的四个维度中均处于领先地位,当之无愧摘得榜首;无锡、佛山位居其后。
经济竞争力方面,苏州以2019年度1.92万亿元的GDP规模,遥遥领先于其他新锐城市;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金融业增加值方面都具备优势。
资本市场规模方面,苏州的得分最高。苏州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全国第六。苏州市2020年10月金融运行数据显示,苏州共有176家上市公司;截至10月末,苏州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2327亿元;此外,苏州申报企业44家,在江苏监管部门备案辅导企业67家,后备军团储备充足。
金融机构实力方面,苏州在保费收入、券商注册资本总额、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等多项指标上均占据优势。人行苏州中支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苏州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分别为3.81万亿元、3.47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79%、13.35%,存贷款均实现有力增长。
在资本活跃度方面,苏州以19619.12亿元的营业部交易金额(股票、基金、债券)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在创业投资金额、创业投资案例上也具有较大的优势。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苏州累计备案创投企业139家,累计注册资本522.8亿元,实收资本350.7亿元。
苏州VS“江浙沪”经济圈主要城市
苏州金融竞争力在新锐城市中遥遥领先,但与“江浙沪”城市圈主要城市相比,苏州金融竞争力得分落后于上海、杭州,仅以0.58分之差逊色于同省份的南京。具体来看,苏州在经济竞争力与资本市场规模方面占据优势,但金融机构实力与资本市场活跃度与南京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国际上通常采用金融相关率(金融资产总量与GDP之比)来衡量一国或一个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金融相关率越高,表明经济金融化程度越高。以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近似代表金融资产总量,2019年苏州金融相关率为3.2,较2010年上升近25%。与“江浙沪”经济圈主要城市相比,苏州市金融相关率高于无锡,但低于上海、杭州、南京和宁波。
除经济金融化程度外,金融效率反映了金融系统实现资金配置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程度,也是金融业发展情况的重要参考标准。数据显示,2019年苏州金融内部效率(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存款余额)为0.95,低于宁波;苏州金融外部效率(地区生产总值/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0.64,低于无锡。
尽管苏州经济发展水平占有极大的优势,但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相对偏低。数据显示,2019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7.91%,明显低于上海17.3%、杭州11.64%、南京11.39%;较宁波和无锡则有一定的优势。
整体来看,苏州金融业发展处于上升的态势,但与“江浙沪”经济圈中的先进城市相比,苏州在经济金融化程度、金融机构资本配置能力、金融业增加值占比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
成都:西部
最强金融中心城市
西部省市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力量,证券时报社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与新财富编制的《2020西部城市金融竞争力10强》榜单中,成都、重庆、西安位列前三。
成都跻身
全国金融竞争力城市10强
成都不仅摘得西部城市金融竞争力桂冠,成都和重庆也同时跻身全国金融竞争力城市10强,分别位列第八位、第十位,是西部金融业发展的翘楚。
从总分看,成都竞争优势显著,在经济竞争力水平、资本市场规模、资本活跃度三个维度方面,成都均领先于重庆。重庆金融机构实力略优于成都,银行注册资本高出成都近40%,二者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旗鼓相当。西部城市第三名西安在经济规模和资本市场各项重要指标方面,和成都、重庆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
从分差来看,西部地区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分化严重,榜单中的半数城市得分低于10分,在国内总排名处于30名之后。
经济实力雄厚
政策积极助力金融中心发展
成都在金融竞争力方面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势头迅猛。2019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万亿元,排名全国城市第七,较上一年上升1位。
成都重视金融业发展,2018年成都金融业增加值为1750亿元,较2010年大增3倍,占GDP比重为11.4%,较2010年提升3.5个百分点。截至2018年末金融业从业人员达12.47万,较2015年增长40%。
资本市场保持活跃。成都积极鼓励辖区内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并在2019年5月启动“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当年为10万余家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截至今年11月末,成都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07家,市值1.16万亿元;营业部交易额3.85万亿元(包括股票、基金、债券等),比上年增长40.5%。
金融机构实力雄厚。成都定位西部金融中心,聚集了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成都目前共有证券公司4家、期货公司3家、证券公司分公司55家、基金公司分公司14家、证券营业部222家、期货营业部48家。根据成都产业规划,到2022年引进5~10家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法人金融机构或区域性、功能性总部。
西部金融中心之争
成都VS重庆谁将胜出
为了建成西部金融中心,成都先后发布多项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成都市金融办表示,近年来成都积极推动金融产业政策落地,形成以人才吸引、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发展、普惠金融等领域近30项配套政策为支撑的“1+X”政策体系。
成都和重庆在西部金融中心的争夺上从未止步,重庆在经济总量规模、金融机构实力、地理位置方面略有优势,政府也积极加强金融业对外合作,推动各项有力政策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和重庆也在探索更广泛的合作,提出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今年6月签署《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备忘录》。我们认为,区域金融中心不存在唯一性,尤其是在新经济、新金融蓬勃发展的当下,能够结合地方区域的经济特点,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产业,更强有力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才是金融业做大做强的本质所在。
10-31
10-30
10-29
10-28
10-25
10-24
09-20
08-18
02-26
03-15
01-14
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