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坚持民生基本保障底线,提高救助速度,助力低收入家庭解决生活困难,为滞留人员提供临时救助,减少贫困人口分散扶持医疗费用。落实疫情对贫困人口影响力的一系列措施。
弯腰、举起,肩膀上,周佳欣扛着材料稳稳的,动作很熟练。退休后,这是他在天津市津南区民政局社会救助科工作的第三年。
“先走访低收入家庭,老人之前,先走访低收入家庭。”不耽误工作,周佳新说话,“我们跟着过去,早上刚好有慈善组织要入户做评估。”
上午9点,记者跟随周嘉欣一行来到丰达园小区的韩女士家。敲门,客厅落地扇转动,茶几玻璃下压了几张新的医疗票据。
从聊天中得知,韩女士的女儿因再生障碍性贫血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韩女士辞职在家带孩子,每月医疗费过万,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帮韩女士先后申请了低保金和临时救助资金,民政局了解情况。“还有专项救助金可以为您减轻部分负担,下半年10月申请发放。”津南区民政局设立的社会救助专项资金周佳欣介绍,最高可达5万元。
“帮助你渡过难关,我们一起努力。”他们将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物资、财政援助和心理咨询,慈善组织的工作人员表示。
离开丰达园,来到新业社区曹女士家。曹女士的孩子今年4岁,耳道内有恶性肿瘤,化疗2年多。去年曹女士的父亲也被诊断为癌症。一家两口的重病患者让曹女士焦虑不安。“遇到疫情,遇到疫情,不能出去买药。”
津南区今年1月初突发地方聚集性疫情。“我们暂时不知道快递不能送。”曹女士见到楼下的小区工作人员,想起网格员李志环的联系方式,主动联系。李志环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其他地区的朋友帮忙买药,开车送到附近,再在路边交接,再接力送到曹女士家。
“从心底感谢她无私的帮助,是救命之恩。”曹女士兴奋地说。
“以后遇到这种突发情况,除了找网格员,还可以在津南区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留言,工作人员看到后会联系志愿者帮你。”周佳新拿出手机讲解,“救助申请”一栏,分为“申请疫情救助”和“社会保障申请”。“申请疫情救助”包括药物急需、食品需求、特病医疗等。
津南区2021年底推出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大大提高了社会救助效率。“推广这个平台是我们最近家访的另一项工作,告诉大家,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寻求帮助。”周佳新说。
下午2点,周佳欣来医院看望正在体检的老人,了解了几个低收入家庭的情况。
此前,津南区民政局联合区大德中医医院走访了45户居民,将生活用品分散供给贫困人口,开展免费门诊筛查,发现患者,及时送医院检查治疗。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初步筛查结果。”大德中医院副院长孔敏德介绍,特困老人在医院治疗的,由医院负责老人出行接送。医保报销和民政救助范围以外的自费部分,由医院减免,让困难老人不用担心看病。
座位上的一位阿姨来说话,周佳欣走到一楼候诊区,“你是民政局的,还记得我吗?”
“张阿姨,我当然记得你,我去过你家四五次,你家我还找人装修。”周佳新说,“随时给我们打电话,如果你需要住在区里的养老院。”
“我的身体还可以,不用去养老院,我可以在房子前后种点东西。”张云凤78岁,笑着说。
“好了,如果有什么事你可以给我们打电话。”周佳新说。
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是帮扶的重要参考信息。周嘉欣表示,津南区民政局为分散贫困支援人员建立了健康档案,统一存放在大数据平台上,为日常差异化、智慧帮扶提供信息依据,在突发事件中快速了解老年人,提供判断支持。
《津南区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实施意见》明确,一般按80%的比例对特困人员门诊、住院个人负担的部分医疗费用给予救助,对特困人员个人负担的部分医疗费用给予全额救助。
对于急救临时救助,津南区民政局与医院、120急救中心合作开通绿色通道和急救通道。街镇政府协调的特困群众可先治后结。目前,绿色通道已为30余名困难群众解决急救临时就医问题。同时,为解决急救临时救助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问题,津南区民政局设立公益性资金,以家属名义预缴2万元以内的医疗费用,实现先治后结。
2020年疫情发生时,部分农民工、货车驾驶员暂困。天津市民政局立即发布通知,公布各区民政局社会救助联系方式、联系方式、救助标准。对生活困难严重的流动人口,无需提供居住证,街道(镇)或区民政部门采取一案一议的方式给予临时救助。
“帮助解决就餐和住宿问题是他们最需要的。”周嘉欣说。今年1月8日,区民政局办公室在津南区疫情发生并划定控制区后,不断求助。从第一天开始,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待在电话旁,轮流住办。
“如何在接到电话后帮忙?”
“我带你去看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和救助管理站周佳欣带记者来。
辖区内人员求助时,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电脑自动显示对方居住地址及社区或村庄网格员。民政专业人员可第一时间联系人员送菜送药。
辖区外人员求助,主要是农民工临时被困人员,主要是卡车司机因疫情滞留。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将根据滞留人员实际需要,安排志愿者帮忙解决问题。周佳欣介绍,疫情期间救援管理站起到了重要作用,既解决了滞留人员住宿问题,又设置了免费理发区、休闲活动区等区域,并有专人清理,保障环境清洁卫生。
“看看我总结的数据。”周佳欣递给记者一份工作日志:疫情期间,津南区民政热线接到450多个求助电话,300多个网络平台求助,为7名临时困难的网约车司机和大货车司机发放保暖物资和食品……困难群众应救。
功夫在背后。社会救助工作不仅要用心用情,还要依靠制度机制。
近年来,天津市推动建立低收入人口信息监测平台,完成低收入人口数据上传;印发《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完善办法》,修订低保和特困人口识别办法;开展社会救助确认街(镇)改革试点工作,市16个区实现街(镇)改,去年新批社会救助对象1.临时救助6万人,临时救助6人.76万人。
为进一步减轻贫困群众和重大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切实防止因病返贫,前段时间,天津市出台了《关于完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
“为进一步提高救助速度和力度,使困难群众早受益,早脱困,政策有温度。”天津市民政局副局长刘丽红表示,天津将形成全面、分级、全面、高效的社会救助模式,以基本生活救助、特殊社会救助、应急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
11-08
11-07
11-06
11-05
11-04
11-01
04-20
02-22
10-09
07-22
07-29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