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11月6日,在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1年会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就“城镇化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发表主旨演讲。蔡昉表示,改善收入分配归根到底是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就是要靠社会流动,横向流动到纵向流动。
蔡昉指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实际是提出了四个要求。一是经济增长在合理的增速区间。按照2025、2035年两个目标分别是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和中等发达国家,意味着五年间我国经济增长要翻一番。二是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同步。若要在实现经济增长翻一番的同时还要推进共同富裕,就需要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三是从三个领域改善收入分配。在居民收入增长后还要分好蛋糕,改善收入分配。四是培养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亟待扩大社会性流动,特别是把现在以后具有的横向流动转化为纵向流动。
蔡昉表示,人口变化趋势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大的挑战,分别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提出制约。今后劳动年龄的人口将极速下降,未来我国不仅将面临劳动力短缺,人力资本也会短缺。除此之外,过快的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还会导致资本过快替代劳动,导致资本回报率下降、劳动生产率下降、全要素生产率下降,都将对我国潜在经济增长能力构成制约。
蔡昉认为,后续应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根据研究,2025年若农业劳动力降低10个百分点,则将增加超8000万劳动力,相当于非农就业年增2.7%,帮助提高增长潜力。同时,继续提高城镇化率,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合一,也就是让当前没有得到城市户籍的常住农民工得到了城市户口,这将增加2.6亿城镇户籍人口,提供了人口红利。
在推进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上,蔡昉认为,要实现二者同步增长仍需要快速推进城镇化。中国的住户部门、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所占国民收入比重仍然是偏低的,因此通过城镇化来改变国民收入结构是非常必要的。城镇化有助于增加更多有稳定收入的人群,减少低报酬收入人群。
蔡昉还指出,要从三次分配的领域来逐渐改善居民的收入、财富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其中,初次分配领域最大的潜力就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新型城镇化,这也将提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增加人力资本,提高人口收入,减少低报酬人口的比重。再分配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全生命周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要满足农村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首先是要把他们向城市转移,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第三次分配也和城镇化也有密切的关系,因为现代意义上的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以及企业社会责任都是工业化、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产物,都无法在低城镇化率的情况下实现。
“改善收入分配归根到底是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就是要靠社会流动,横向流动到纵向流动。”蔡昉表示,多数农村人群还在中等收入群体之下,因此,减少农业劳动力比重,是改善收入分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思路。而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还是要实现彻底的城镇化。
11-01
10-31
10-30
10-29
10-28
10-25
09-08
01-20
01-15
03-08
12-15
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