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疫情影响持续 突发因素超出预期

发布:2022-04-19
浏览142次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70178亿元,同比增长4.8%,较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傅凌晖表示: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在第一季度继续恢复发展,总体运行在合理范围内。,国民经济总体开始稳定。

中国经济的稳定开放体现在哪些方面?下一阶段,全年经济能否保持稳定增长?保障民生、持续稳定就业、稳定物价的措施是什么?傅凌辉在国家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了上述社会关注的话题。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际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国内疫情也表现出越来越多、范围广泛、频繁的特点,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傅凌辉表示,面对复杂的局面,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定、稳定,努力稳定宏观经济市场,有效应对风险和挑战,国民经济继续恢复,开局总体稳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主要宏观指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从增长的角度来看,经济继续扩张。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高于去年第四季度0.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3%。就业方面,尽管受疫情影响,3月份全国城市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但总体而言,就业总体稳定格局没有改变。第一季度,全国城市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5%,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从价格上看,市场商品和服务供应总体充足,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第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1%。从国际收支来看,商品贸易顺差扩大,服务贸易逆差缩小,外汇储备稳定在3.2万亿美元左右,国际收支稳定。

二是工农业生产总体稳定。春耕准备有序推进,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农业形势保持稳定。第一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猪、牛、羊、禽肉产量增长8.8%,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其中设备制造业增长8.1%。

第三,创新发展趋势持续。新产业不断增长。第一季度,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均保持快速增长。新模式和新持续增长。第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8%,在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3.2%。

第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制造业比例继续上升。第一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9%,比去年同期增长1.3个百分点。消费主导作用明显。第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4%,比去年同期增长18.7个百分点,高于资本形成的总贡献率。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下降。第一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39,比去年同期减少0.04。

第五,绿色转型稳步推进。绿色低碳产品增长迅速。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分别增长了140.8%和24.3%。清洁能源消费的比例继续上升。第一季度,天然气、水核风景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比例较去年同期增长0.8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万元能耗同比下降2.3%。

第六,民生改善继续加强,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第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5.1%,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4.2%,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市居民。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第一季度,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保持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3%和11.8%。民生投资继续增加。第一季度,教育卫生投资分别增长17.2%和23.8%。

傅凌晖强调,需要指出的是,自3月份以来,世界形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影响持续,一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一些主要指标增长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然而,中国经济长期改善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持续复苏的趋势没有改变,发展潜力大、韧性足、空间广的特点没有改变。它完全有能力和条件克服困难和挑战,实现可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

短期经济运行压力全年稳定增长仍有许多有利条件。

从下一阶段的趋势来看,傅凌晖分析,虽然短期经济运行存在一定压力,但中国经济全年保持稳定增长仍有以下有利条件:

首先,预计消费复苏将继续。尽管受近期疫情影响,消费增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消费复苏趋势不会改变,消费压舱石的作用仍将显现。第一季度,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最终贡献率为69.4%,仍是三大需求中贡献最大的。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控制,就业优先政策的不断努力将促进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的提高。同时,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的扩大,促进线上线下消费的深度融合,发展新的消费形式和模式,加快农村消费市场的质量和扩张,也将有利于消费的持续增长。

第二,预计投资的驱动作用将得到改善。今年以来,各地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投资快速增长。第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5%。随着我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势头的不断加强,将有推动产业投资增长。同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提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也有利于扩大投资。

第三,加快产业升级发展步伐。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战略科技力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加企业创新激励,增加研发费用扣除比例,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效果不断显现。第一季度,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设备制造业增长8.1%,产业技术密度稳步提高。

第四,绿色智能转型带动增强。随着我国绿色发展的稳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加快,新能源产品需求的扩大,传统产业节能降碳转型要求的增加,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40.8%和24.3%。5g网络、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新的产业增长点。第一季度,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0%以上。

第五,开放股息继续出现。虽然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但总体而言,世界经济仍在复苏,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仍将增加。在疫情条件下,中国出口企业适应外部需求变化的能力相对较强。同时,稳定外贸政策的持续努力,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不断显现。新的外贸形式的快速发展有利于进出口增长。第一季度,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长10.7%,这是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的,充分反映了外贸发展的韧性。

第六,宏观经济政策不断有效。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局面,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坚持稳定、稳定,积极出台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特别是近期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加,将进一步加强宏观政策的实施,提前安排和加快步伐,积极帮助市场实体,确保食品和能源安全,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坚定民生底线。随着政策效果的逐步出现,它将促进经济的稳定运行。

总体而言,中国产业体系齐全,市场空间大,改革开放红利多,经济治理能力强,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全年来,中国经济预计将恢复发展趋势。当然,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当前面临的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续协调防疫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宏观政策的实施,努力稳定宏观经济市场,努力实现年度预期目标和任务。傅凌辉说。

整体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价格基本保持温和上涨。